拼音:pǐ fū wú zuì,huái bì qí zuì
意思:百姓本沒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獲罪。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寶玉,一個小草民沒理由有寶玉,除非盜取搶劫。后亦比喻有才能、有理想而受害。
出處:《春秋左傳·桓公十年》
典故原文: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。弗獻。既而悔之,曰:“周諺有之:‘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’吾焉用此,其以賈害也?”乃獻之。又求其寶劍。叔曰:“是無厭也。無厭,將及我。”遂伐虞公。故虞公出奔共池。
典故譯文:當初,虞叔有塊寶玉,虞公想要得到,虞叔沒有給他,然后,虞叔為此而感到后悔,說:“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說:‘一個人本來沒有罪,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。’”于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?墒,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,虞叔說:“這實在是貪得無厭。如此貪得無厭,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。”于是就發兵攻打虞公。所以,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。在這段故事中,虞叔因為擔心貪圖財寶招來禍患,所以,把寶玉獻出去了;但是,虞公得到了寶玉仍不知滿足,最終因為貪得無厭而引來災禍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關于虞公的介紹:
虞公是春秋時代姬姓的公爵諸侯,是周朝皇室的后裔。為周朝的天下付出了一定的心血。
成語接龍:
罪魁禍首、罪孽深重、罪加一等、罪不容誅、罪有應得、罪惡滔天、罪責難逃、罪惡昭彰、罪該萬死、罪大惡極、罪惡淵藪、罪以功除
造句:
1.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這個道理她還是明白的。
2.匹夫無罪懷璧其罪,因為一件“虞舜大帝戰甲”。
3.五年之前,父親偶得天機令,可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